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癌症的形成 ( Carcinogenesis )

「天然抗癌之路」系列:一

1) 什麼是癌症:
「癌」原文Cancer,既可以表示癌症,又可以表示巨蟹座,都是來自拉丁語中表示蟹的 Cancer 或 Cancrum。古希臘的醫學家 Galen 指出某些腫瘤脹起的血管就像蟹脚一樣。這種說法被帶到了英國,在英語中,Cancer於1000年開始用來表示癌症,而表示巨蟹座則要到1391年了。本來的意義,是指螃蟹橫行,即是不遵循一定的軌跡,不沿一定的路徑向前進行的意思。簡單的說,癌症是來自人體正常的細胞,因外來的致癌因子刺激,或內生性的基因突變,出現突變,變成一個異常細胞 ( 腫瘤細胞 ),不受自律性約束的異常地自我複裂、分裂,失控而快速增長,生產大量的腫瘤細胞,最後形成腫瘤,不斷侵犯以及蔓延,和正常細胞組織爭奪所需的養分,細胞還會向周圍擴散及破壞當地組織,使得器官出現壞死、潰瘍及出血,且難以止血和癒合。
就如在學校裡的一個學生,因自我突然改變、或受其他壞人影響,變成一個壞學生,再去影響其他人,漸漸全班也成為壞學生,再影響全級,最後整所學校都是壞學生,一發不可收拾。
人們時常把癌症與「腫瘤」 ( Tumor ) 認為是一樣的名詞,其實兩者是不盡相同的,癌症是一種惡性腫瘤,而腫瘤則是包括「良性腫瘤」( Benign Tumor ) 與「惡性腫瘤」( Malignant Tumor )。
良性腫瘤其生長速度緩慢,有的生長至一定時期會停止生長,例如脂肪瘤,有明顯的界限、包膜完整、不向外擴張,大多不會影響人之生命。少數良性腫瘤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逐漸轉變為惡性腫瘤。
癌症就是惡性腫瘤,其生長迅速、侵犯周圍組織、無明顯界限、質地堅硬、無包膜與正常組織分界不清,除了體積長大外,細胞還會向周圍擴散及破壞當地組織,晚期在某一器官出現壞死、潰瘍及出血,且難以止血和癒合。
還有,癌症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的特別名稱,而是一類擁有多種相同特性疾病的名稱。

2) 癌症的形成( Carcinogenesis ):
2.1) 基本解剖學 ( Basic Anatomy ):
2.1.1) 細胞 ( Cell ):
據估計,人體至少由十兆以上的細胞組成。身體就如一個國家,細胞就是國民。這國家有總統 ( 你自已 ),有軍隊 ( 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 )、國界 ( 皮膚:Skin )、通訊網絡 ( 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 )、輸送網絡 ( 循環系統:Circulation System ) 等。每一個國民有不同的體積、形狀、功能,且住於不同的地方,有住在十分繁忙首都的 ( 腦部:Brain ),有住在休閒郊外的 ( 腳趾:Toe )。唯有每一個國民忠心地工作,國家才享有繁榮及安定。
2.1.2) 組織 ( Tissue ):
每一個國民的一生都只有某一特定的職業,永不改變,且專心盡職的去工作,一直到死亡。一群同一職業的國民便成為一個組織。同一組織的國民有一些並非住於同一區域,但他們卻執行著同一的任務。人體有四大主要組織,上皮組織 ( Epithelial Tissue )、連接組織 ( Connective Tissue )、肌肉組織 ( Muscle Tissue )、神經組織 ( Nervous Tissue )。癌症也是基於這些組織病發的位置而定名 ( 參見附錄一 )。
2.1.3) 器官及器官系統 ( Organ & Organ System ):
多個執行著同一任務的組織組成一個器官,多個執行著同一的任務的器官組成器官系統。人體有十大器官系統,每一器官系統及其常見的癌症部位 ( 參見附錄二 )。
2.1.4) 有絲分裂 ( Mitosis ):
身體隨時都在分裂新的細胞,同時也有許多細胞死去,每一個細胞都知道何時進行分裂。神經細胞會伴你一生,但腸道細胞數小時便分裂一次,壽命只有約36小時。每一細胞內有細胞核,其中有一個分子密度較高的區域稱為「核仁」( Nucleus ),是細胞的腦袋,是調節細胞一切活動的控制中心,含大量的「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其餘的核質 ( Nucleoplasm ) 部分則散佈著染色質 ( Chromatin ),染色質含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在細胞分裂前,染色質會凝集成染色體 ( Chromosome )。二十三對的染色體,是生命的藍圖,而每對染色體由兩條D.N.A. 分子配接而成,連成雙螺旋的結構,組成DNA的單位,就是無數的遺傳基因 ( Gene )。癌細胞的核仁比正常細胞的核仁要來得大、活性較高,而且分子組成也不同。當一細胞開始分裂時,雙螺旋便一分為二,開始自我複制,成為兩個完全一樣的細胞,這就是細胞的有絲分裂。
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胞的分裂和增長的過程、生理、生化功能、增長過程的開始和結束的生命週期都受到基因非常嚴謹的節制,在生長、分裂、分化到一定的階段時,它們即在特定的時間點死去,也就是所謂「計畫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或稱「細胞凋亡」(Apoptosis)。
2.2) 細胞突變 ( Mutation ):
在細胞自我複制的期間,有時也會出現錯誤,D.N.A. 的分子配接會放錯位置或有遺失,這稱為「突變」 ( Mutation )。發生突變通常只有兩個原因:基於外在因素「致癌因子」、或內在基因影響。人體本身有機制來修補這些錯誤,一種被稱為DNA spell-checker的酵素,人體有超過二十種DNA spell-checker四處尋找及作出修補,但當受損情況嚴重到某種程度而無法自行修復的時候,細胞便會自行啟動一種稱為「程式死亡」的自殺反應,此目的在於阻止異常細胞繼續生長以及分裂。
2.3) 轉移 ( Metastasis):
癌細胞更可以無聲無息地經由血液及淋巴的循環途徑,四處衍生遠端,被稱為「轉移」( Metastasis)。癌細胞的擴散如下:
i) 局部擴散。
ii) 淋巴組織擴散,如鼻咽癌擴散到頸淋巴核,乳癌擴散到腋淋巴核。
iii) 由血液轉移到肝、肺、骨胳、腦等。
iv) 由腹腔或胸腔轉移到其它器官,如胃癌轉移到腹網膜和卵巢。
2.4) 癌病變的三個程序:
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而形成癌症稱為癌病變 ( Carcinogenesis),癌病變可分為三個程序:
2.4.1) 初始期 ( Initiation Phase):
正如上述所說,在細胞自我複制的期間,因外來的致癌物質刺激「引發劑」( Initiator ) 或內生性的基因突變,出現突變,且無法被修補,又無法啟動程式自我摧毀,這便稱為引發成功,這是癌症開始的第一步,身體出現第一個異常的細胞。
2.4.2) 增生期 ( Promotion Phase ):
引發成功的異常細胞並未算為腫瘤細胞,但在「催化劑」( Promoter ) 的作用下,便會成為腫瘤細胞。引發細胞需長期被催化劑的作用下,才會成為腫瘤細胞,催化劑改變腫瘤細胞的特性,使它長生不死。一些致癌物質同時是引發劑及催化劑,它們被稱為「完全致癌物質」( Complete Carcinogen )。
2.4.3) 擴展期 ( Progression Phase ):
催化細胞被一種稱為「進展因子」( Progressive Agents ) 的作用下,便開始一直不停的自我複裂、分裂,失控而快速增長,生產大量的腫瘤細胞,最後形成腫瘤,四處轉移,使得器官無法正常運作而導致個體的死亡。這才是癌症的關鍵,一個異常的細胞成功變成腫瘤細胞,並且開始不斷、快速的自我複制。
2.5) 腫瘤的五個階段:
腫瘤是慢性病變的結果,病理分為五個階段,前三個為潛伏期,後兩個為顯示期,通常在第四期開始,明顯不正常的徵狀才出現,那時才被病患者察覺得到異樣。
i) 第一期:肇因和原發性傷害,器官或系統開始紊亂。
ii) 第二期:各種功能紊亂的時期。
ii) 第三期:身體排毒機能及代謝功能出現紊亂,發展成各種不同的慢性疾病。
ii) 第四期:出現一個或多個大小不同的惡性腫瘤。
ii) 第五期 ( 末期 ):病情嚴重惡化,多個器官及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3) 癌細胞複製時間及潛伏期:
癌病由一個不正常的細胞而起,這個細胞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如此類推。不同的癌細胞,分裂的速度也不一樣,這稱為「癌細胞複製時間」。增長速度快的癌細胞,複製時間只需一至四星期,而增長速度慢的癌細胞,複製時間可能需要兩至六個月。然而,病變初期是毫無症狀的,病人不會感覺到腫塊或硬塊。由於初期的癌腫體積太小,現時的診斷方法亦難以發現。經過幾個月,甚至數年,其時腫塊可能已有一厘米大,約有一百萬個癌細胞,一公分時約有一千億個癌細胞。癌症的潛伏期由一到三十年不等,平均期約長達39月。
所以不少人體內都有腫瘤細胞,可能只是太少,未形成危害而未被發現,而很多人也有所謂的纖維瘤或良性腫瘤。事實很多人被發現患上癌症時,已經到了後期的階段。雖然不少人並非死於癌症,但發現約有22%的人,他們的體內已經有腫瘤或癌細胞,只是因意外或其它疾病比癌症早一步奪去他們的性命而已。

4) 癌細胞的特質:
i) 獨立:跟其它正常細胞不一樣,腫瘤細胞不喜歡連結於組織表面,當腫瘤細胞自由走動時更見壯大。
ii) 永不成熟:它們永遠保持年青力壯,不斷生產。
iii) 永不死亡:正常細胞在分裂一定的次數後便會老化及死亡,腫瘤細胞永不老化及死亡。

5) 近年癌症的情況:
據估計,人體每天約有幾佰至幾萬個細胞發生突變,突變成功後便形成腫瘤細胞,只有人體的抵抗力夠強時才能將它們全部摧毀,但當免疫系統軟弱或出毛病時,情況就不同了。所以不少人體內都有腫瘤細胞,可能只是太少,未形成危害而未被發現,而很多人也有所謂的纖維瘤。事實上,很多人被發現患上癌症時,已經到了後期的階段。雖然不少人並非死於癌症,但發現約有22%的人,他們的體內已經有腫瘤或癌細胞,只是因意外或其它疾病比癌症早一步奪去他們的性命而已。
癌症死亡率甚高,據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 ( 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 ) 和國家癌症研究所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 的一份統計報告表明,在全世界每年罹患癌症的約有500萬人。
日本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逐年增加,成為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數首位,1981年為166,399人,2000年為295,399人,所以日本政府也提出「克服癌症十年計劃」。
據2001年的統計,台灣全年超過五萬人患上癌症,平均每11分鐘17秒便有一人患上癌病,而1996年平均只是每一小時才有一人患上癌病,一年死於癌症的人約佔總疾病死亡人數四分一。
據1998年的統計,美國一年售出了超過五佰億粒的止痛成藥,四分一人死於癌症,三分一人死於心臟病。於2001年美國共有553,768人死於癌症,佔全國疾病總死亡人口22.9%,排行疾病致命殺手榜第二位,心臟病是第一位。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2002年有11,658香港人死於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佔全港疾病死亡總數34,316的三分之一。於1981年癌症佔全港疾病死亡率為6.35%,2002年升至8.75%。

6) 致癌物質 ( Carcinogen ):
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NIEHS ) 轄下「國家毒物計畫」(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Report on Carcinogens ) 的第十次致癌物質報告中,已知會致癌或可能致癌的物質累積為228種。
癌字有三個口字,可代表癌症從吃、喝及吸 ( 煙、輻射、廢氣等 ) 所引致。
科學家們已經找出了許多致癌物質,外在因素主要可分為7大類,推測有大約85%以上的癌症跟飲食、輻射、化學物質、抽煙、水、空氣有關,此外,藥物、病毒、遺傳等都有一定的成因。這些致癌物質存在於生活和工作環境中,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的人會比一般人更易受到影響,而引起癌症。
我們將致癌因素分為兩大類別: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

因素
內容
比率 ( 約數、估計 )
內在因素:
1
性情;性格:
0%〜100%
2
家族遺傳:
5%〜7%
外在因素:
1
飲食:食物、水、酒精等:
50%〜75%
2
抽煙:
30%
3
化學物質:
5%〜10%
4
輻射:
2%〜3%
5
空氣:
2%〜3%
6
微生物:
1%〜2%
7
西藥:
1%

6.1) 內在因素:
6.1.1) 個人:( 另請參閱筆記「壓力加速老化、生病、致癌」)
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人生病與否,跟他們的性情和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人健康與否最重要取決於是否開心、快樂、滿足等,終日悶悶不樂,就算真的沒有病,跟其他患病的沒有兩樣,並且真的很快會生病。
美國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專家進行研究,發現33位患上了血癌的兒童,其中31位於患癌前曾經遭受重大的情緒打擊。
當代中國生命科學家柯雲路於1995年出版的書《柯雲路新症病學》說出,很多人生病是因為想病。
外國不少實驗證明用「安慰劑」來作藥物的效用測試 ( Placebo:即用一些完全沒有效力的藥物給一些病人服用,卻對他們說是特效藥 ),一些人竟然感覺很有效,但其實是心理作用。
香港有研究顯示,退休人士更容易患失眠、抑鬱,因為缺乏了生活意思、方向、勞動等。
喜樂是很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及抵抗力。日本的研究證實開懷大笑後,免疫能力會被提升,如看完三小時喜劇後,體內NK Cell ( 對付癌細胞的頭號免疫細胞殺手 ) 的活動能力增強了。神設計真奇妙,笑的感覺比痛更大,所以笑可以抑制痛楚。聖經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是十分正確的。
實驗證明,自然音樂可以調節身體各種功能,例如免疫功能、消化功能等。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音樂的活動中樞在大腦皮層右側。輕鬆、愉快的音樂促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脢、乙醯膽素等活性物質。人體有種種週期性生理節律,如心跳、呼吸、腸胃蠕動等,統稱微生物節律。因與的旋律與節奏在快慢、變化、起伏之中,可以發揮調節人體生物節律的作用。音樂也是一種特殊的信息,能透過聽覺神經系統發揮興奮和抑制作用。
川崎大學的研究報導指出,合唱團練習九十分鐘後,半數合唱團成員血液內的免疫細胞數量,較未開始練習時高,其中一名成員體內免疫細胞數目更增加了14%。
「心理神經免疫學」亦證明心靈平靜時,免疫能力會被提升。
美國科學家一項的研究結果顯示,輕度的憂鬱症就能使人的免疫系統失調,促使中年以上的人出現一些與年齡有關的嚴重疾病。
美國德薩斯州大學以1,558名墨西哥長者為期七年作研究對象,發現樂觀人士其衰老現象較悲觀者緩慢,研究人員發現樂觀情緒可改變體內的化學平衡,從而影響健康。此外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發現悲觀長者的記憶較差。消極負面的思想會殺傷你,嚴重影響你的分泌、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循環系統等等。
所以,因神時常喜樂、歌唱跳舞,是對抗疾病和強健身體的很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人能在絕症或絕境中生還都跟他們的生存鬥志有很大關係。
6.1.2) 家族遺傳 ( Inheritance ):
有些癌症,如:黑色素瘤、乳癌、卵巢癌、和大腸癌具有家族遺傳性。這種現象有可能是遺傳因素,也有可能是後天的環境因素引發。
6.2) 外在因素:
6.2.1) 飲食:有研究顯示,約有50%至75%的癌症是與飲食有關的:
美國FDA表示在雜貨店內的食物,平均最少超過50種是含有毒素的。
6.2.1.1) 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糖份食物:
進食過多的肉類及飽和脂肪的食物會促進癌細胞的形成,同一時間亦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
脂肪會減弱NK Cell及巨噬細胞消滅癌細胞的能力。身體很多的毒素都是積存於脂肪裡,而脂肪存量越高,體內的毒素便愈多。此外,過多的脂肪亦會引起細胞突變及其擴散。
糖份是正常細胞的食物,亦是癌細胞的食物,過量的糖份促進癌細胞的增長。
6.2.1.2) 致癌肉類:
動物被剝奪生命的極度痛苦時刻,由於強烈的負面情緒而刺激身體細胞的化學反應,使全身產生劇毒。人吃動物肉,同時吃進了這些毒素,產生種種慢性或急性疾病,甚至長瘤,長癌。
動物被屠宰而死亡後,屍體中的細胞即刻停止工作,肉中的蛋白質就會凝結而分泌出自我分解的酵素,使肌肉腐爛,產生毒性,稱為「屍毒」。然後吃進肚裡的肉,又在人類先天不適應消化肉類的腸壁中緩緩前進,大概需要五天才到達排泄器官而放出體外(素食食物只需一天半)。這些腐肉的毒慢慢侵蝕腸壁,最後形成直腸癌、結腸癌等等不治之症。這種屍毒即使經過烹飪處理也不能消滅,成了消化系統胃腸癌症的第一禍首。
植物吃陽光、空氣、水;動物吃植物;大動物吃小動物;人吃動物。現代全世界的農田和果園,都噴灑有毒的化學藥劑來滅害蟲。這些農藥轉移到吃植物的動物體內,永久存在脂肪之中。肉食動物又把素食動物肉中的農藥毒素消化進自己的脂肪內。人吃動物肉,讓自己變成農藥殘毒的最後保存者。根據科學調查,肉類當中的殺蟲劑量,比蔬菜、水果、青草中所含毒量,高出十三倍。農藥是致癌的主要病因。
此外,吸收過多的蛋白質會引至身體很多毛病,特別是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會形成異常蛋白質,促成腫瘤,更被癌細胞所吸收而自我作更大的擴張;分解蛋白質亦會產生酸性副產品。
意大利腫瘤專家於2004年佛羅倫薩市舉行的癌症研討會上過量食肉會增加患胃癌和胰腺癌的機會。
6.2.1.2.1) 致癌農作物:
飼養家畜的農作物絕大部份都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質農業化合物如殺蟲劑、除草劑等,包括已被禁用的DDT,仍然使用的「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 HCB)、克氯丹 ( Chlordane )、飛佈達( Heptachlor )、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 HCB)、林丹 ( Lindane ) 等。
6.2.1.2.2) 生長激素 ( Growth Stimulating Hormone ):
而現今很多的動物都被打生長激素,美國超過90%的動物都被打生長激素,估計只有0.000125%的家畜及0.0000014%的家禽經美國農業部 ( USDA ) 的化學測驗,而生長激素則幾乎沒有經測試。天然激素如「雌二醇」(Estradiol)、黃體素 ( Progesterone )、睪固酮(Testosterone)和人工激素如「己烯雌酚」( Diethylstilbestrol: DES ) 都是致癌物質。來刺激牛隻提高牛奶生產力約10%至25%的「牛生長激素」( Bovine Growth Hormone: BGH ) 及「牛類生長激素」( Bovine Somatotropin: BST ) 同樣有機會引至癌症。生長激素會刺激生殖器官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引至很多與生殖器官有關的癌症,如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等。美國自1965年起,乳癌增長超過了50%。
在渥太華舉辦的世界乳癌醫學會有很多的研究發表,美國科學家 Dr Samuel Epstein表示,政府應該重視乳牛施打生長激素的問題,根據他的研究,這種牛奶會含有一種 IGF-1 的生長激素,是引致乳癌的禍首。正常的牛奶中並不為有很高的IGF-1,但是如果乳牛施打生長激素,可能會讓IGF-1 在牛奶中比正常牛奶高40倍。實驗室中如果將IGF-1 加到正常細胞,正常細胞很容易癌化,而乳癌患者的IGF-1通常也很高。
6.2.1.2.3) 藥物 ( Drugs ):
估計超過90%的給食用動物的藥物未經FDA批核,而只約32%的藥物經USDA的有限度監管,至少40種藥物被證實是致癌物質。
雞、豬、牛肉中殘留的抗生素、荷爾蒙;養殖海產類殘留的重金屬殺菌劑、除藻劑及抗生素等,都與癌症的發生有關。
6.2.1.2.4) 奶類產品:
家畜所含的各種致癌物質,同樣間存在於奶類產品中如牛奶、奶粉、牛油、乳酪等。1990年FDA發現約46%的牛奶含致癌藥「磺胺劑」( Sulfamethazine )。
6.2.1.3) 燒烤與高溫煮食:
煙燻或燒烤的食物含有「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 的致癌化合物,尤其是皮和脂肪部分,PAHs會在油脂滴下時產生,食物燒焦部分則會含PAHs,而炭燒所產生的PAHs含量最高。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當烹調的溫度達300°C時,幾乎所有的蛋白質的物質如豆類、肉類等都有致癌物質:「雜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 HCAs)的出現。美國加州科研人員也發現,當用高温烹調或油炸牛肉、雞、魚達200°C以上後,肉類本身成分會起變化,產生出10種的致癌物質。瑞典的Stockholm大學與政府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局合作研究發現,烘及烤的食物如馬鈴薯或穀類 ( 碳水化合物 ) 會產生「丙烯醯胺」( Acrylamide ),美國環境保護者將丙烯醯胺列為中等危險的致癌物質。
6.2.1.4) 發霉的鰴菌:
發霉的五穀類、食用油、豆類及玉蜀黍都含有致癌的鰴菌,特別是發霉的花生,含有超強致癌物質:黃麴黴菌 ( Aflatoxins ),其致癌性是奶油黄的900倍。黃麴黴菌主要誘發肝癌,也會引至胃癌、腎癌、直腸癌等。其它發酵類食物包括有古法釀造的酒、醬油、魚露、蠔油、蝦醬、海鮮醬、豆豉、味僧、臭豆腐等。
另外於一項測試中,發現100種產自泰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化學醬油或調味品中,22種產品所含的「3-單氯丙二醇」(3-MCPD)遠遠超過歐洲委員會 ( European Commission ) 允許的上限,英國致癌委員會 ( Committee on Carcinoginicity ) 發現3-MCPD在動物實驗上會引發癌症。而在這22種醬油或調味品中,又有三分之二含有另一種致癌物質「1,3二氯丙醇」(1,3-DCP)。
6.2.1.5) 垃圾食物 ( Junk Food ):
其它如汽水、零食、甜品、精煉食物、精煉糖、鹽等全都是耗氧食物,會燒耗大量的氧氣及產生二氧化碳,引至形成自由基,導致各種疾病,甚至癌症。
6.2.1.6) 農作物 ( Crops ):
英國每年用上超過二萬五千噸所謂合法的農業化合物,而在美國更接近四佰萬噸,最可怕的是,只有1%的這些毒物被用了來對付害蟲及細菌,其中的45%會餘留在我們每日所吃的蔬果裡,其餘的散播於空氣、水流、泥土裡等等,最後很大機會會去到我們的肚子裡。美國一環保機構發報了一份長達十四頁與癌症有關的農藥名單。
6.2.1.7) 二噁英 ( Dioxins ):
二噁英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是含氯的化學過程或燃燒過程的副產品,為世上毒性最強的物質之一。二噁英水溶性低,積聚在體內脂肪,難以把它排出體外。一點點二噁英劑量都足以損害人類細胞組織,包括免疫功能減弱、甲狀腺和肝臟功能失調、糖尿病以及癌症等。法國環保局 ( Ministere de l Environnement ) 於1998年發表報告指每年有1,800至5,200人死於與二噁英有關的癌症。而由於二噁英可從母體傳給胎兒,以後五代的子女也受到累積的二噁英影響。
二噁英的來源很多,包括焚化醫療廢物、城市廢物、下水污泥和其他含有害物質的廢物;融鐵和煉鐵;漂染紙漿和紙張;製造、加工和棄置氯化的塑膠或其他化學產品、汽車噴出廢氣等;焚燒家居廢物及農作物是二噁英的最大源頭。二噁英存在於空氣、水、奶類產品、肉、魚及貝介類,其中含量最高為泥土、海洋沉積物及動物。港大及中大兩間醫學院收集母乳研究港人體內二噁英的水平,與二十五個國家比較,港人的二噁英水平屬中等至偏低,而年紀愈大,以及吃海鮮、肉類和奶製品愈多,體內的二噁英亦會愈多,97.5%的二噁英是由食物進入人體。
6.2.1.8) 食品添加劑 ( Food Additives ):
食品添加劑中,除椒類、醋、蒜頭等為天然添加物外,極大部分是純化學物質。
6.2.1.8.1) 保存用(通稱保存劑: Preservative ):防腐、抗氧化、殺菌。
食品防腐劑是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及黴菌而腐敗變質,延長保存期的添加劑,分為無機和有機兩大類,無機防腐劑毒性較強,如硝酸鹽、甲醛為致癌物質。目前較廣泛使用的有機防腐劑主要有如下幾種,依毒性大小為:去水醋酸鈉 ( Sodium Dehydro─acetate )>苯甲酸類 ( Benzoic Acid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 Methylparaben )>山梨酸類 ( Sorbate )。山梨酸會與食物中含鐵氧化物或添加物結合成可能致癌物。
有研究顯示,與飲食有關的癌症中,約有3%左右的人是受害於食品中的防腐劑。不少國家禁止使用的防腐劑有:硼砂 ( Borax )、甲醛、水楊酸 ( Salicylic Acid)、焦碳酸二乙酯 ( Diethyl Pyrocarbonate: DEPC ) 等。
食物中添加甲醛常為了漂白、蛋白質凝固、及保鮮防腐上的作用。食了含有甲醛的食品會引至腸胃出血、肝腎充血及血管周圍水腫、腎衰竭等,一次食入10至20毫升可引至昏迷、休克致死。
6.2.1.8.1.1) 亞硝胺 ( Nitrosamines ):
「亞硝酸鹽」( Nitrite Nitrogen ) 常用來作肉類食物防腐及預防肉毒桿菌生長的防腐劑,及增加顏色鮮豔度,常見的有香腸、臘肉、火腿、熱狗等。含胺類 ( Amines ) 食物主要為乾燥的海產類食物,有鯖魚、鯷魚、章魚、蚵乾、蝦米乾、魷魚乾等。含亞硝酸鹽食物與含胺類食物合吃,在腸胃中即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亞硝胺也直接存在煙燻或鹽醃的肉類中,如鹹魚、鹹肉等。另外含亞硝酸鹽的食物直接加熱如油炸、煎、烤等,也會產生亞硝胺。含「硝酸鹽」( Nitrate ) 的蔬菜或食物,由腸胃道細菌代謝後,會產生亞硝酸鹽;蛋白質食物經腸胃細菌代謝亦形成硝酸鹽,與口腔細菌分解變為亞硝酸鹽,都會在腸胃道中合成亞硝胺。食物中的硝酸鹽蔬菜佔86%,如蘿蔔、大白菜、芹菜、茄子等。另外蔬菜不新鮮,也含有硝酸鹽成份。人體吸收大量的亞硝酸鹽,即會產生中毒,引至腸胃炎、呼吸困難等等。
食物中的亞硝胺,最主要會引起腸胃道及肝臟的癌症。常食用經鹽醃製的食品的人士,患上胃癌的機會高出六倍。其它醃製類的食物包括有鹼魚、醬瓜、豆腐乳、豆瓣醬、梅甘菜、榨菜、菜脯、酸菜、鹹菜等。
6.2.1.8.1.2) 食品輻射照射法 ( Food Irradiation ):
游離輻射 ( Ionizing Radiation ) 用來殺菌使食物不易腐化、抑制農產品發芽生根、延緩細胞生長、延長保存期限、使酵素失去活力以防止食物變質等。常用的是鈷六十或銫一三七所發出來的γ射線,當輻射線穿透過食物時,能量會被吸收而產生新的化合物:如水果經輻射後會產生少量的致癌物質:「苯」( Benzene )。
6.2.1.8.1.3) 蠟 ( Waxes ):
某些生果上用的蠟含致癌物質「免賴得」( Benomyl )、Sodium Orthophenyl Phenate。
6.2.1.8.2) 加工用 ( Additives ):著色、保色、漂白、甘味、調味、香料。
食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有胭脂紅、莧芋紅、檸檬黃、靛藍和蘇丹黃等五種,是從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煉出來的,提煉過程中會混入「苯胺」( Aniline )、砷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都具有不同的毒性,並且有致癌性。它們分別用於果汁、汽水、罐頭以及糕點表面等。紅色二號、奶油黃、酸菜者色劑為可疑的致癌物質。人造奶油著色的奶油黃、玫瑰紅—B、橙黃—SS、鹼性槐黃 ( Auramine ) 等,在動物身上都能誘發癌症。
「雕白塊」的主要作用是漂白,所以加了雕白塊的腐竹也好、米粉也好,顏色都會變得白亮,雕白塊是一種劇毒物質,遇高溫會分解出甲醛,有很強的致癌性。
甜味劑 ( Sweetener):如易引起膀胱癌的「甜精」( Cyclamate ),目前已被禁用。「糖精」(Saccharin)會使老鼠發生尿道腫瘤和促使膀胱中產生致癌物。
6.2.1.8.3) 食品製造:品質改良、釀造用、膨鬆。
6.2.1.8.4) 營養添加劑。
6.2.1.9) 飲料:
6.2.1.9.1) 咖啡飲料 ( Beverage with Caffeine ):
用來除去咖啡因的「氯化甲烷」(Methylene Chloride)是致癌物質。軟性飲料 ( Soft Drink ) 因從氯水而成會產生致癌物質「三鹵甲烷」( THMs ),也可能含有「甜精」或「糖精」。
6.2.1.9.2) 酒精 ( Alcoholic Beverage ):
喝酒容易引起肝癌、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和鼻咽癌,約有3%的癌症是與酒精有關。
酒精飲料含有不少致癌物質如石綿、鉛、農藥、「優立膠」( Urethane )、
6.2.1.9.3) 水 ( Water ):
污染地表面的水和地下水的物質種類繁多,比較重要的有:需氧廢棄物、致病生物、農藥、石油、有害化合物、重金屬如鉛 ( Lead )、砷 ( Arsenic )、汞 ( Mercury )、鋅 ( Zinc ) 及鎘 ( Cadmium )、放射性物質等。
在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之地區進行現場調查,都跟居民飲用受污染的池塘、水溝類等直接有關。US Geological Survey發現密西西比河河水含致癌農藥Atrazine:可引起腫瘤及癌症,包括乳癌、卵巢癌、子宮癌、血癌及淋巴腺癌。Atrazine對女性賀爾蒙造成的嚴重後果僅稍次於DDT。
因為飲水傳染的流行病造成數以千計的人死亡,飲水傳播的主要疾病有:霍亂、傷寒、肝炎及痢疾。世界上還有數十億人,特別是貧窮國家,暴露在飲水傳染的疾病之中。
因污染地下水及土壤而被環保署勒令整治的RCA ( 美國無線電公司 ),關閉多年後,超過20名員工被報道患上癌症,他們都是長期飲用公司被污染的地下水。
氯 ( Chlorine ) 被加入水中用來殺菌,但會產生致癌副產品「三鹵甲烷」( Trihalomethanes: THMs )。近年不斷有發現指出長期飲用氯水會危害健康,會增加人們患上結腸癌、腎癌和膀胱癌的機會,估計美國每年至少有10,000宗結腸癌和膀胱癌的個案與飲用含THMs的水有關。調查過十四萬一千宗嬰兒出生個案的挪威研究報告指出,飲用氯水的地區,嬰兒出生時出現缺陷的機會率會高出14%。最近又有美國、加拿大和挪威科學家的研究指出,氯水可能是導致嬰兒出生時出現如脊柱裂等先天性缺陷,甚至孕婦誕下死胎的主要原因。加拿大新科斯細亞省 ( Nova Scotia ) 的達爾豪西大學 ( Dalhousie University ) 科學家亦曾進行類似研究,並指孕婦若飲用含有大量THM s的食水,誕下死胎的機會率將大增。
美國國家癌症協會 ( National Cancer Association ) 發現飲用氯水的人患上膀胱癌的機會比常人高兩倍。美國化學協會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 ) 研究顯示在十分鐘的淋浴中所吸入的氯,比飲入20加侖的水還要多。氯水被高溫燒煮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三氯甲烷」( Chloroform )。
6.2.1.10) 包裝與容器污染:
在碗的內面與食物接觸的地方,若有彩釉或顏色,加熱後會使重金屬釋放。有些保鮮膜的塑化劑含有「己二酸二辛酯」( Di-2-ethylhexyl Adipate: DEHA) 或 鄰苯二甲酸二酯 (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它們會滲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的食物,並且在加熱時會加速釋出,DEHA在進行實驗的老鼠中出現肝腺瘤和癌。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於2001年2月15日報道測試了18款保鮮紙,發現有一款含DEHA。微波爐會更大加速有毒物質滲入食物內,也將微波輻射滲入食物內。
丹麥科學家發現,包裝食品含有致癌物質,如包裹肉類、甜品、巧克力、調味品等食物的多層塑料碾壓薄膜。這些薄膜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致癌物質的「香胺」( Anisidine )。
歐洲的幾百種食品的抽樣查中,8%被檢驗的食品含致癌物質的膠體殘餘物質,其含量大大超過歐洲安全標淮達30~40倍之多。
6.2.2) 抽煙 ( Smoking ):
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顯示香煙含有5,068種化學物質,其中69種為致癌物質,包括一些促癌劑或輔相致癌物,吸一口煙會產生一千多個自由基。吸煙可以造成40種致命疾病,包括口腔癌、食道癌、喉癌、肺癌等。每天抽一包煙的人得到肺癌的機會是從不抽煙人的十倍;在美國,超過85%因肺癌而死的人是由抽煙所引起;英國研究顯示每抽一根煙便減少11分鐘的壽命;全世界每年死於與吸烟有關的疾病的人數高達300萬,相當於每10秒就有1人死亡。
吸煙的人只吸收約10%的煙,其餘的都散布於空氣中,而距離抽煙者半米範圍內所吸收的二手煙含量比抽煙者大10倍,估計美國每年死於吸入二手煙的超過38,000人。美國哈佛大學對32,000名護士吸二手煙的結論:吸入二手煙的人罹患心臟病的危險性幾乎是不吸煙者的一倍。
6.2.3) 化學物質 ( Chemicals ):
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超過72,000種新的人工化合物被制造,但只有2%的這些化合物經毒性測試。現在已知誘發癌症的化學物質已有一千多種。據估計,每年全世界約有6,000種化學物質在實驗裡室合成,但真正能達到商業目的者約只有300到1,000種。加州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Francisco)職業與環境醫學系的主任Joseph LaDou估計約有10%的癌症是由化學物質所引起的,而癌症可能在20到25年後才會在工人身上顯現。另外根據美國學者Doll and Peto的研究,大約4%左右的癌症與職業有關。
6.2.3.1) 家居致癌產品:
美國國家癌症協會 ( National Cancer Association ) 的一項長達15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家庭煮婦患上癌症的機會比外出工作的女性高出近一倍。
各種致癌家居產品物質:
Acid Blue 9:浴室清潔劑及除味劑;鎘 ( Cadmium )、鉛 ( Lead )、鈷 ( Cobalt )、PCBs、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畫畫顏料;對二氯苯 ( Paradichlorobenzene ):除臭劑及驅蟲藥;磷苯二甲酸二異辛酯 ( Dioctyl Phthalate: DOP):膠水和塗改液;橙油 ( Oil of Orange ):各類清潔劑、除污劑;氯菊酯 ( Permethrin ):驅蚊劑;安丹 ( Propoxur )、愛美松(Hydramethylnon)、滑石 ( Talc ):家居除蚊蟲劑;環氧丙烷 ( Propylene Oxide ):膠水;魚藤酮 (Rotenone)、Tetrachlorvinphos:殺蟲劑;Sodium Ortho-phenylphenol、Trixsodium Nitrilotriacetate:浴室清潔劑;Solvent Orange 3 Dye/Solvent Red 49 Dye:亮鞋劑;四氯乙烯 ( Tetrachloroethylene ):除污劑。
6.2.3.2) 致癌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局 (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 在一般化妝品中發現超過2,500種化合物有可能引至腫瘤、繁殖系統毛病等。於1990年美國超過38,000人因使用化妝品引至受傷而需要接受治療。
6.2.3.2.1) 化妝品的各種致癌物質:
晶態硅膠 ( Crystalline Silica )、1, 4-二氧陸圜 ( 1, 4-Dioxane ):一般化妝品;化妝品人工色料:Blue 1、Green 3、D&C Red 33、FD&C Yellow 5、FD&C Yellow 6、鉛;頭髮染料 ( Hair Dyes ):美國有20%患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 Non Hodgkin's Lymphoma: NHL ) 都跟用頭髮染料有關。一些化妝品含政癌農藥:DDT、地特靈(Dieldrin)、靈丹( Lindane ):滑石 ( Talc ):粉裝化妝品,能引至卵巢癌;氯化甲烷 ( Methylene Chloride ):香水;二乙醇胺 ( Diethanolamine ) DEA、三乙醇胺 ( Triethanolamine: TEA ) 含亞硝酸 ( Nitrite ):在化學作用下會形成亞硝胺 ( Nitrosamines );保存劑 ( Bronopol ) 可能會分解成甲醛,Padimate-O亦會在化學作用下形成亞硝胺;Ethoxylated Alcohols有可能含致癌1, 4-二氧陸圜。
6.2.3.2.2) 個人護理產品的各種致癌物質:
甲醛、BNDP、煤焦油 ( Coal Tar )、D&C Red 33、FD&C Blue 1、FD&C Green 3、FD&C Red 4、FD&C Red 40、FD&C Yellow 6、DEA、TEA、Quaternium、聚乙烯醇(Polyethylene Glycol)、DMDM Hydantoine:洗髮護髮品;Acid Orange 87、Solvent Brown 44、Acid Blue 168、Acid Violet 73:染髮劑;FD&C Blue 1、FD&C Green 3、FD&C Yellow 5、糖精 ( Saccharin ):洗口水;FD&C Blue 1、1, 4-Dioxane:牙膏。BHT、DEA、TEA、D&C Red 33、D&C Green 5等:除體味劑;DEA、TEA、BNDP:Lotions;BHT、DEA、D&C Red 33、FD&C Red 4等:皂液。
6.2.3.3) 致癌紡織物 ( Textile ):
6.2.3.3.1) 致癌染料 ( Dye ):
致癌染料 ( Dye) 是指未經過原等化學變化即能誘發人體癌變的染料,其中最著名的品紅 ( C.I.碱性紅9 ) 染料早在100多年前已被証實與男性膀胱癌的發生有關聯。目前已知的致癌染料至少有7種,主要有「乙苯胺」( Acetaniline )、聯苯胺 ( Benzidine ),2-奈胺 ( 2-Naphthlamine )、4-胺基聯苯 ( 4-Aminobiphenyl ),暴露工人發生的膀胱癌較一般人約早15年,其潛伏期約10年。
十九世紀,各國職業性接觸芳香胺引起的膀胱癌人數達到三千多人。1905年德國衛生部門發現,使用品紅、金胺和萘胺等染料的人群的膀胱癌發病率明顯增高,瑞士也發現生產染料的工人極易患白血病。
芳香胺化合物 ( Aromatic Amine ):
偶氮染料 ( Azo Dyestuffs ) 的製品與人體皮膚長期接觸後,於代謝過程中釋放的成分產生還原反應,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芳香胺化合物會使人體細胞DNA的結構與功能起變化,成為人體病變的誘因。常見含芳香胺化合物的紡織品或皮革製品包括:服裝、床上用品、毛巾、假髮、帽子、尿片、衛生用品、睡袋、鞋履、手套、腕錶帶、手袋、錢包、行李箱、座椅套、頸掛式錢包、布製或皮製玩具、線紗及布料等。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種約有2,000種,其中約70%的都是以偶氮化學為基礎的。
特別是那些喜歡咬嚼衣服的嬰兒更是容易隨唾液將有害染料吞入體内。
6.2.3.3.2) 五氯苯酚 ( PCP ):
PCP是紡織品、皮革制品、木材、漿料等所採用的傳統防霉防腐劑,動物試驗証明PCP是一種毒性物質,對人體具有致畸形和致癌性。
6.2.3.3.3) 高氯酸乙烯 ( Perchloroethylene ):
用化學藥劑去除衣服上的污漬的過程通常稱為「乾洗」,「高氯酸乙烯」是常用的乾洗劑之一,全美大約有三萬家乾洗廠,其中約85%用高氯酸乙烯。美國環保署 ( EPA ) 把這化學產品列入致癌類,美國消費者聯盟 ( Consumers Union ) 於1996年所出版的《消費者報告》中指出,在每星期都穿剛乾洗完衣服的人中,每6,700人中就有一人會因吸入衣服裡殘存的高氯酸乙烯而得癌症。國立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 ) 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一篇報告中指出,乾洗廠工人罹患食道癌的機會是普通人的七倍,罹患膀胱癌的機會是兩倍。一九九四年的另一篇報告指出,在麻省喝了含高氯酸乙烯的水的人得白血病的機會,是高於沒喝這種水的人五至七倍。
6.2.3.4) 電腦電子致癌時代:
1996年128名IBM員工及其家人(其中已有11人死於癌症),控告化學製造廠柯達公司 ( Eastman Kodak Company )、Union Corporation、J.T. Borer和KIT Chemicals。他們宣稱由於工作時暴露於危險的化學物質中,使他們的健康受到嚴重的傷害如癌症和流產。蘇格蘭的Greenock的國家半導體工廠70名女工控告公司,宣稱她們有了癌症和生殖問題。
半導體廠商用了大量的有毒物質去製造電腦配備,每年2200億的矽晶片製造出的有毒物質是驚人的,如「高度腐蝕性的氯化氫酸」( Hydrochloric Acid );還有揮發性的溶劑,像是「甲苯」( Toluene )、苯、丙酮 ( Acetone ) 和「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還有有毒氣體如「砷化氫」( Arsine )。許多上述的物質已知,或有很大的可能是致癌物質。根據The Environmental Magazine1997年5-7月號的一篇文章指出,一片8英吋電腦晶片的製造過程需耗費27磅的化學物品、29立方英呎的危險氣體、產生了9磅有害廢棄物與378加侖的廢水,然後需要更多的化學物質來去除毒性。在矽谷,有許多都儲存在地下大水槽中,其中許多有毒的廢棄物滲透進地下水中。在當地的飲用水中發現了超過100種的污染物,且都達到了危險量。
美國勞工局於1999年4月發行的勞工統計資料顯示,半導體產業工人得到職業病的機率是其他製造部門工人的兩倍。
6.2.3.5) 印刷業:
報紙上均有黑色油墨印的字,印劇廠採用的油墨原料基本上都含有毒物質,如苯、甲苯、二甲苯 ( Xylene )、PVC、糊狀樹脂等。用廢舊報紙包裝食物,易污染食品,使人體受害。據報道,有的毒素能引起人體細胞的癌變,有的甚至能破壞細胞的癌變,有的甚至能破壞細胞的遺傳基因,危害下一代。
6.2.3.6) 其它致癌化合物:
砷與其其金屬常並存煉銅場工人得到肺癌的機率較高,噴灑含砷農藥也可得到肺癌。鈾礦工人暴露於氡氣也可致肺癌。鉻的暴露常發生在電鍍場,除了刺激鼻中隔黏膜造成潰瘍及穿孔外,也可造成肺癌。芥子氣 ( Mustard Gas ) 的製造工人肺癌的比例較高。鈹元素及鈹化合物 ( Beryllium and its compounds ) 會致肺癌。鎳元素及鎳化合物 ( Nickel and its compounds ) 會導致肺癌及鼻癌,主要是職業所需,而曝露在提煉鎳金屬的工廠及焊接廠等高危險環境。煤焦油 ( Tar )、瀝青 ( Pitch )、煤煙 ( Soot ) 暴露與皮膚癌的相關。
6.2.3.6.1) 苯 ( Benzene ):
苯無色無味,石化工廠、石油精煉工廠、橡膠輪胎工廠、印刷廠、製鞋廠、汽油中有苯,香煙中也含苯,苯的急性大量暴露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會頭暈、甚至神智不清,高達20,000 ppm的苯會在五到十分鐘內致人於死。苯進入身體之後,會進一步由肝臟及骨髓的酵素代謝成有毒的化學物,暴露5-15年之後會引起血癌。NIOSH進行世代研究,發現白血病及多發性骨髓瘤與苯暴露有關。
6.2.3.6.2) 甲醛 ( Formaldehyde ):
甲醛來源天花板、牆紙,油漆和塗料傢俱等裝飾材料、化纖地毯和泡沫塑料、有些芳香劑、殺蚊液也含有甲醛成分,白挺或免燙的衣物都含有甲醛成分。2004年08月12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床上用品抽檢結果表明,136家企業的149種產品中的甲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50倍。
6.2.3.6.3) 亞硝胺 ( Nitrosamines ):
亞硝胺是一種相當普遍及強烈毒性的致癌物質,廣泛的存在食物、煙、酒、尿片、個人護理產品、及檳榔中,以香煙中的濃度特別高。在動物實驗中,亞硝胺的強烈肝毒性會引起肝炎、肝硬化、且會引起口腔癌、食道癌、鼻癌、氣管癌、肺癌、肝癌及胰臟癌等。
德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安全套含有致癌物質亞硝胺。
6.2.3.6.4) 環境荷爾蒙 ( Environmental Hormone ):
環境荷爾蒙是一些人工化合物,當進入身體後,便會產生類似生物體內荷爾蒙的效應,直接刺激或抑制內分泌系統,產生腫瘤、畸胎、突變等病變或性別錯亂等生物性的干涉或擾亂效應,因此醫學界稱為「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Endocrine Disruption Chemicals: EDCs)。環境荷爾蒙可憂之處即在於這種軀體與「基因雙重效應」(Somatic and Genetic Effects)的危害特質,加以這類物質的分解或代謝速率極低或不分解,因而往往可以長期存留在環境中、流轉於食物鏈體系內,所以又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POPs)的惡名。現今被發現的環境荷爾蒙起碼有67種,如PCBs、石綿、二噁英、DDT等,它們從食物、防蛀牙藥、餐具、玩具、尿布、水管、洗潔精等日常物品中滔滔釋出。現今很多男變女和女變男,這便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
6.2.3.6.5) 鄰苯二甲酸二酯 ( DEHP ):
DEHP為軟質塑膠產品中使用最多的塑化劑,使PVC有彈性、拉力和易於成型,尤其在醫療器材中的點滴、輸血、以及灌食等塑膠容器(含量達20-40%)及塑膠管線(含量可高達80%)添加最多;而有些保鮮膜和軟質塑膠玩具亦添加DEHP。DEHP已被列名為疑似環境荷爾蒙,台灣也列入第四類的毒性化學物質。
6.2.3.6.6) 環氧乙烷 ( Ethylene Oxide ):
環氧乙烷在室溫下是一種無色易燃之氣體,醫院中可作為醫療儀器的消毒物質,其它也可作為殺菌劑、溶劑及塑化劑,並可用來製造特殊溶劑、抗凍劑、聚酯樹酯及非離子介面活性劑,其毒性是來自於身體許多有機物質被其烷基化。長期吸收環氧乙烷會造成流產、癌症、白內障、神經系統等毛病。
6.2.3.6.7) 聚氯乙烯 ( Polyvinyl Chloride: PVC):
PVC是極之常用的塑膠,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會接觸到,包括用來製造導管、電線、電纜外包、地板、家庭裝飾、玩具、包裝、衣服、水管、食物和飲料的包裝、汽車零件和襯墊、冷媒和氣體推進劑。PVC含有「氯乙烯」( VCM ),VCM具有致癌性,全世界從1974到1986年之間已經發現120個肝血管肉瘤的案例與VCM的暴露有關。所以不宜以塑膠容器裝熱食,以防氯乙稀單體釋出。
6.2.3.6.8) 多氯聯苯 (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
PCBs於1929年被使用於工業界,主要用途包括電氣絕緣油、熱煤體、感應式複寫紙、印刷油墨、塗料、潤滑油等。大西洋的海鮮體中PCBs曾達數百ppm。美國紐約州的哈德遜河 ( Hudson River ),通用電器公司1976年以前不斷有製造電容器,將PCBs排入河中,河中Gold Fish體內PCBs含量高達41-1834 ppm。電力設備及產品均普遍使用PCB,PCBs被發現普遍存在於全世界,甚至於一些新生嬰兒的血液中。
6.2.4) 輻射 ( Radiation ):
輻射暴露時的年齡越輕、暴露的時間越長、暴露劑量越高、合併致癌物質越多,則發生癌症的機會越大,輻射暴露與癌症的發生可能需要三至三十年以上的潛伏期。
我們的空間更是充滿了各種看不到的無線電磁波,從50Hz ( 頻率每秒50次 ) 或60Hz到微波 ( 頻率每秒十多億 ) 之間所有的頻率,如如X光、電腦、手提電話、微波爐、X-Ray、其它電器等、廣播、軍事上的雷達等,是地球自然電磁場 (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MFs ) 的一百萬倍,不論高或低劑量輻射及電磁波都會對人體有害。
貝克醫生 ( Robert Becker. M.D.) 總結五十年的科研,有關各種電磁波對人體和生物的影響有七項:
i) 影響生長中的細胞,如增加癌細胞的分裂繁殖。ii) 增加某些癌症發病率。iii) 引起胚胎成長的變更。
iv) 改變神經化學物的分泌和製造,引起行為上的改變,例如自殺。v) 改變生物的規律。vi) 電磁波所引發身體對壓力的應變,造成免疫功能減退。vii) 學習能力減低。
美國環境衛生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會証實電磁波是致癌物質,住在高壓電站附近的孩子患上血癌的機會高兩至三倍。英國物理學家報道家居中電器所產生的電磁波會導致癌症。英國《新科學家》( New Scientist ) 雜誌指出電磁波造成老年痴呆症。科學家亦報道手提電話的輻射足以令發育中的雞胚胎畸形。長期使用電腦的女士,流產或胚胎畸形的發生率比其他人高40%。紐約衛生局的實驗,顯示用60Hz的電磁波連續照射24小時後,癌細胞的繁殖率快上幾百倍。英國牛津大學和英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發現,英國每一千宗癌症中,有6宗相信由X射線所引起,美國有9宗,日本則高達32宗,而照一次CT相等於照1,000次的X Ray輻射,亦等同離原子彈爆炸2,400米外的輻射。70的年代紐約州水牛城洛斯維公園紀念所的「三角洲白血病調查」( Tri-state Lenkemia Survey ) 研究四年後發現,患上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診斷用的X Ray;生物細胞及分子學教授Dr. John William Gofman於1995年出版的《防止乳癌》中指出,有75%的乳癌是來自醫學上的離子輻射,每年有78,000人是因為照X Ray而引致癌症;1993年美國國家癌症學會的研究顯示,接受化療的卵巢癌女性,比未有接受者患上血癌的機會是100倍。
澳洲醫學雜誌亦指出電器的電磁波會有85%的機會引至17歲以下的孩子患上白血病。
原子彈生還者惡性甲狀腺瘤發生率高,同時暴露發生在30歲以前的生還者,危害較大。原子彈生存者暴露超過10 rads與乳癌的發生有劑量反應關係,一般潛伏期超過十年。日本的原子彈生存者在暴露三年後,白血病即可能出現,最高的發生期間在5至10年。
在紐澤西州的一個小城Vernon人口數僅二萬五千而已,但其微波轉送台的數量卻高居美國第五,僅次於紐約、芝加哥、達拉斯和舊金山,那兒智障兒的比率是全美國平均值的一千倍,一九八五年的一項報導 ( Ruey Lin ) 指出,海軍雷達工作人員得腦瘤的比例超過沒有接觸微波的工作人員。
放射線、苯及化學治療藥物與急性血液病在很多流行病學研究中都報告過。急性白血病在放射線醫師中比其他醫師高約10倍。工人工作於核試場或核能設施包括發電廠,核潛艦皆有患白血病 ( 血癌 ) 之報告。
6.2.4.1) 陽光 ( Sun ):
氟氯碳化合物 ( CFCs ) 是破壞臭氧層的兇手,臭氧層越來越薄,令紫外光增多,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等。因此建議不要於早上十時至下午二時之間長時間照太陽。皮膚癌較常見於白種人,黃種人較少見。
6.2.5) 空氣 ( Air ):
現今幾乎全球每一角落都有空氣污染問題,愈繁榮的地方,污染愈嚴重。有報告顯示空氣污染造成奧地利、法國和瑞士一年約有四萬人死亡、引至兩萬多人患上氣喘病、引發50萬多宗氣喘病發作。「霧都」倫敦於1873年和1911年的空氣污染事件各造成約700人和1,150人死亡;而1952年冬天,持續了5天的那次事件則奪走了近4,000個倫敦市民的性命。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檢測中心透露,全國每年由室内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超過十一萬人,每天大約是304人。美國環境保護署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 研究顯示室內各種化合物所揮發出來的物質,比室外的空氣污染程度還要高70倍。世界調查結果證明:大氣污染與肺癌的高發病率有明顯關係,城市的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村2~3倍。
辦公室的空氣調節系統缺乏足夠的新鮮空氣及殺菌裝備,當中的氧氣含量不斷降低,而室內建築材料揮發的有毒氣體、有害的縣浮粒子、二氧化碳、帶病者的病菌和香煙等等不斷積累,加上陽光照射不足,使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加速病菌的繁衍,引起很多毛病及不適,這稱為「空調症候群」。美國亞利桑拿大學一項的研究顯示,辦公室裡的細菌竟然是坐廁的400倍,其中電話的細菌最多,其次是鍵盤和滑鼠。
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懸浮粒子 ( Suspended Particulate: SP )、石綿 ( Asbestos )、一氧化碳 ( CO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氮 ( NO2 )、甲醛 ( Formaldehyde )、揮發性有機物質 ( VOCs )、氡氣 ( Radon )、二氧化硫 ( SO2 )、臭氧 ( O3 )、生物性氣膠 ( Bioaerosols:真菌、細菌、及過敏原等 )、塵蹣 ( Dust Mite )。
6.2.5.1) 懸浮粒子:
據研究,空氣中懸浮粒子的濃度每增加一倍,死亡率即增加15%。懸浮粒子會通過呼吸沉積在肺部,吸入含硅 ( Silicon ) 的粉塵更會對人體造成永久傷害。香煙塵粒徑小,擴散力強,長期吸入可以導致肺癌。
6.2.5.2) 汽車的廢氣:
汽車所排放的廢氣含有一氧化碳 ( CO )、碳氫化合物 ( HC )、氮氧化合物 ( NOx )、硫氧化合物 ( SOx) 等。40%~50%所吸入的廢氣會造成鉛中毒,危害神經系統,影響兒童智力等。而HC和NO等起化學反應產生臭氧、甲醛等,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及神經中樞,甚至致癌。CO是有毒物質,過量吸入可以致命。
6.2.5.3) 石綿 ( Asbestos ):
主要存在於地磚、水泥、吸音、隔熱材料及煞車片中。石綿會引起矽肺癌、胸膜及腹膜之間皮瘤等,其癌症潛伏期可長達15~20年。根據環保工作團體的研究報告,從1979年到2001年之間,洛杉磯地區總計有1,227人死於跟石綿有關的疾病。職業性肺癌大多與石綿有關,主要發生在造船、管線絕緣及鍋爐工人。
6.2.5.4)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VOCs ):
如甲烷、苯、甲醛、氯氟碳化物 ( CFCs ),主要是由工業活動以及汽機車加油過程所洩漏至大氣中的,一些會致癌,其他則會與氮氧化合物起光化反應,造成二次污染物。在2004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市面二十款木書櫃,發現當中20%的樣本釋出致癌物質:甲醛,濃度最高超出標準九倍,此外,重金屬含量(如鉛或鉻),最高超出八十五倍。另外,它們的VOCs:如一氯二溴甲烷 ( Bromodichloromethane ) 及苯乙烯 ( Styrene ) 含氯,燃燒時可能釋出致癌物質二噁英。
6.2.5.5) 甲醛 ( Formaldehyde ):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進入人體後與蛋白質的氨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擾亂人體細胞的代謝,對細胞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室內所用的傢具、地板、大芯板、膠合板、刨花板、密度板等都在不斷地釋放甲醛,而且,其釋放期可長達3至15年,當空氣中達到230ppm時可當即導致死亡。
6.2.5.6) 氡氣 ( Radon ):
氡氣無色也無味,由鐳衰變而產生,是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比重是空氣的7.5倍。氡氣再經衰變,會形成一系列帶幅射的微粒。當氡氣或微粒被吸入肺部,部份會積聚並繼續散發幅射,而當它與煙草的煙霧混合後,致癌之機會更增高三倍。氡氣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導致肺癌,潛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另外也會導致血癌,世界衛生組織把它列為19種主要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
建築材料是室內氡氣的最主要來源,特別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氡氣從牆壁、地板、或經由地面上的裂縫或空隙進入建築物,通風不足的建築物,氡氣會滯留及積聚,而剛落成的樓宇中更含大量的氡氣。香港大學1985年以來曾對香港地區一些建建築物進行氡氣濃度檢測,發現一部分大樓氡氣的濃度超標。英國西南部氡氣所引起的肺癌等疾病致死每年就有幾百人;美國每天約有60人被氡氣殺死,超過了愛滋病每天死亡的人數;美國發現有25%的住宅氡氣含量已達到危險水平。
6.2.5.7) 木屑粉塵 ( Wood Dust ):
木屑粉塵最近才被美國「國家毒物計畫」的第十次致癌物質報告例為可能致癌物質,主要產自傢俱工廠等其他產業廠場,會致鼻腔長惡性瘤。
6.2.6) 生物性 ( Biological ):
生物性致癌因素包括病毒 ( Virus )、細菌 ( Bacteria )、寄生蟲 ( Parasites )、真菌 ( Fungus )。病毒感染與15~20%的腫瘤有關,已經證明有30餘種150餘株病毒可以造成動物腫瘤,至今發現於600多種動物病毒中,約有1/4的病毒具有致腫瘤特性。其中EB病毒感染可導致細胞的轉化而癌症如鼻咽癌、乳頭瘤病毒與子宫頸癌有密切關系、肝癌則與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有關。
微生物 ( Microorganism ) 及寄生蟲長期感染會引起發炎反應,而產生強烈的致癌物質,使得細胞發生突變產生癌症。中華肝吸蟲 ( Clonorchis Sinensis ) 與膽管癌、幽門螺旋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 ) 與胃癌有關等。
6.2.7) 藥物 ( Drugs ):
長期服用西藥下的副作用及殘餘物質會引至各種疾病及癌症,特別是肝癌,也會使免疫器官或系統功能下降,不能識別癌細胞而發生癌症;長期使用止痛藥與膀胱、輸尿管癌有密切相關;治療癌症及抗排斥器官移植的藥物可能會誘發癌症的發生;估計約有1%的癌症是因醫藥所形成的。
很多女性在更年期的時候,會服用「動情激素」( Estrogen ) 來控制更年期的各種不適,還有各種的避孕藥,根據研究顯示,大量服用或是長時間使用動情激素會導致子宮內膜癌的產生,也會引起乳癌。性賀爾蒙可能與三分之一的癌症發生有關。美國聯邦政府發表其兩年一度的致癌物報告,將用於雌激素替代治療的「類固醇雌激素」( Steroidal Estrogens ) 與「口服避孕藥」( Oral Contraceptives ) 列入其已知人類致癌物質的正式清單中。
美國大藥廠Eli Lilly創辦人Eli Lilly說過:如果藥物 ( Drug ) 沒有毒性,根本就不是藥。
美國雖然有FDA,但美國國會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GAO於1990年指出約57%經核准的西藥有嚴重或致命的副作用。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於2001年指出,除了心臟病、癌症、中風外,西藥副作用排行美國致命殺手之第四至第六位。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宣佈含汞的補牙物料 ( 俗稱銀粉 ) 毒害腦部、口腔、食道及肺部等,水銀會破壞遺傳基因,改變基因及細胞內部蛋白質的結構,使基因產生突變而致癌。


注意:資料只作參考。7-12-2004。http://health4u.hk
 

揭開Omega-3的活力密碼

加入圖片現代人擔心血壓高、擔心心臟病發,聽說魚油丁以有效預防,不禁一窩蜂地服用魚油。在服用魚油前,應該先瞭解魚油的幕後英雄-奧米加三Omega-3脂肪酸。越來越多醫學認同,Omega-3脂肪酸有益心臟及血壓健康,還可改善憂鬱症、癌症、糖尿病、老人失智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成為最新的流行營養品,啟新醫學健康促進營養師與您一起來認識Omega-3的神奇奧秘。
你不能不瞭解的Omega-3
 大家皆知,健康飲食講求均衡營養,需多攝取蔬菜水果;但住在冰天雪地的愛斯基摩人沒有多種的蔬果可食,幾乎是吃高脂肪和高蛋白的動物性食物,然而愛斯基摩人卻很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科學研究認為,秘密武器來自他們食用的深海魚蝦類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很多人知道要多吃魚、或補充深海魚油,但卻不知它的健康由來。
"Omega"是什麼?
 Omega是一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人體自身無法合成,必須從飲食中攝取。目前最受矚目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Omega-3,此外還有Omega-6、Omega-9。
"Omega-3"是什麼?
 什麼是Omega-3脂肪酸?聽起來很深奧,但提起"深海魚油"或是"DHA"可就不感覺陌生了!Omega-3脂肪酸包括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及(ALA(亞朮酸);其中EPA及DHA在人體健康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體內可把攝取的ALA轉化成EPA及DHA,但只能小量製造,而且效率緩慢,對身體的重要程度遠不及EPA與DHA兩種Omega-3。
 EPA與DHA直接影響人體心臟、腦部、眼睛、神經系統和腎臟的正常運作。人體全身每個細胞膜都含有Omega-3脂肪酸,細胞膜所含的Omega-3越高,對身體的健康功能就越廣、也越佳,可說是現代人的活力來源。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中,都需要Omega-3脂肪酸,以維持身心健康。
多吃Omega-3 健康多多
 許多國際衛生組織,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心臟協會AHA、英國營養學基金BNF等機構,早已認同Omega-3對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好處,Omega-3脂肪酸的營養與醫學價值備受肯定。
 醫學專家及營養師評定攝取DHA、EPA,對身體具有下列的好處-
1. 降低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 促進膽固醇排泄,降低LDL,提高及改變脂蛋白代謝,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 控制血壓 Omega-3脂肪酸可保持血管彈性,並延組血管障礙的進行,進而控制血壓上升,並可降低高血壓患者發生出血性中風;胎兒若在子宮內攝取的Omega-3脂肪酸不足,容易種下成年後的血壓問題。
3. 減少血栓塞 Omega-3脂肪酸能有效阻止肝臟脂蛋白的形成,並加強脂蛋白的代謝,減少血栓形成;並且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反應,減少血栓形成,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4. 保護心臟 哈佛醫學院研究證明,Omega-3脂肪酸攝取量越高,發生致命的心臟疾病就越低。
5. 促進嬰幼兒腦部發育 DHA能促進胎兒的腦部發育;並且孩童發育期間,增加Omega-3脂肪酸飲食有助腦神經細胞發展,增加IQ,提高學習力、專注力,及降低過動、衝動等精神與行為障礙問題。
6. 對抗癌症 增加巨噬細胞數目,抑制癌細胞增殖、轉移或擴散,可延緩癌症的發生,例如乳癌、直腸癌、攝護腺癌、肺癌、子宮癌等。
7. 預防憂鬱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含有類似對抗抑鬱的天然百憂解,有預防憂鬱的效果。芬蘭研究,每週至少吃一次魚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降三成;孕婦在懷孕前後多吃魚油可減低產後憂鬱症。
8. 減緩視力退化 DHA有助視網膜及視覺神經細胞發展,維持視力敏銳,每週吃2次深海魚,可降低36%罹患黃斑部退化病變的機率。此外,也可以降低陽光對視網膜細胞造成的傷害。
9. 改善老人失智 提高腦部酵素活力,使腦部有充分的營養,延緩老人腦部神經纖維萎縮,進而預防老人失智症發生。
10. 防治過敏 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例如咳嗽、打噴嚏及蕁麻疹、皮膚紅腫等現象。
11. 緩和並減輕免疫系統疾病 Omega-3脂肪酸的抗發炎性質,有助減輕免疫系統疾病的症狀,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雷諾氏症等,並且可延長免疫系統疾病患者的壽命。
12. 預防骨質疏鬆 停經的女性攝取Omega-3脂肪酸,比較不容易產生骨質疏鬆。
13. 預防糖尿病病變 除了預防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之外,也可保護預防併發腎病奱。
14. 關節健康 活化關節運作,明顯增加關節的靈活度;並且魚油的抗發炎作用,可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發炎、腫脹及僵硬程度。
15. 舒緩經痛 對經痛的現象具有減緩效果。
16. 抵抗紫外線 具抗發炎作用,能有效保護肌膚,減輕紫外線所成的傷害、皮膚癌等。
如何獲取Omega-3營養
 Omega-3脂肪酸DHA、EPA主要含在深海魚類中,尤其是魚鱗發亮、魚體背部藍色的魚類;魚部位中以眼窩含量最高;營養學家勒尼沙表示,水溫越低,魚體內的Omega-3脂肪酸含量就越高。
 從植物中攝取ALA也可以獲取Omega-3脂肪酸,例如堅果、胡桃、核桃、蕎麥、大豆、某些植物油(大豆油、紫蘇油、亞麻籽油、橄欖油、油菜籽油...)及深綠色葉狀蔬菜等。ALK與DHA、EPA不同的是,ALA須在體內轉化為DHA及EPA,才能被人體利用,但轉換的速度較緩慢,靠進食蔬菜、植物油或亞麻,無去製造足夠身體所需的EPA與DHA。
 因此,人體必須進食含高Omega-3的魚類,或含有這些魚油的食品,或服用含Omega-3的補充品,以攝取足夠的EPA與DHA份量來維持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啟新健康世界雜誌最近更新日期:2008/9/3

白藜露醇












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唐志聰醫生編寫 :

有關癌症-使體質維持在弱鹼性. 遠離疾病的第一步主旨: 有關癌症 - 刪去前請先寄給別人人類醫治癌症到目前為止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消滅病源,第二條路是增加抵抗力。 但很奇怪的是,癌無論用鈷60或其他藥物去消滅癌細胞,可是癌細胞還沒被消滅, 好的細胞卻先被殺死。無論用什麼營養、補藥,好的細胞還未吸收,癌細胞卻先吸收、讓癌長得更快;因此可說上述兩條路都行不通、所以叫絕症。人類的聰明連登陸月球也都已經成功,但為什麼沒有人去懷疑上述兩條治癌的路是在鑽牛角尖,另外找第三條路?癌症病人血液檢查的結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應。長期素食、且生活接近自然的人,由於體質都偏屬優質弱鹼性,所以很少發現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大膽的斷定在弱鹼性體質的狀態下,癌細胞是無法生長、甚至是無法生存的。建議你從現在起少吃酸性的葷食類,多吃鹼性食物,另外可吃綠藻和帶殼菱角湯, 改變你的體質,並勵行接近自然的良好生活規律。願上帝祝福你。關心自己也要關心別人,85﹪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健康人的血液是成弱鹼性的,約是PH7.35~7.45左右*嬰兒也是屬於弱鹼性的體質* 成長期的成人有體質酸化的現象根據一項六百位癌症病人體液分佈的研究,顯示85﹪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因此,如何使體質維持在弱鹼性就是遠離疾病的第一步。~~~~~~~~~~~~~~~~~~~~~酸性體質的生理表徵1.皮膚無光澤。2.香港腳。3.稍做運動即感疲勞,一上公車便想睡覺。4.上下樓梯容易氣喘。5.肥胖、下腹突出。6.步伐緩慢、動作遲緩。1.過度攝取乳酸性食品 :
A
)肉類、乳酪製品與蛋、牛肉、火腿等皆屬於酸性食品。B)攝取過量的酸性食品血液會傾向酸性而變黏稠,不易流到細血管的末稍,而易造成手腳或膝蓋的冷寒症,以及肩膀僵硬和失眠等。C)年輕力壯時吃適量的肉類是對的,但老年人則以蔬菜或小魚為宜。2.生活步調失常會造成 酸性體質 :

A)
生活步調失常會造成精神與肉體的壓力。B) 據統計,晚睡者罹患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C) 人類本來就活在節奏的世界裡,無法事先儲備睡眠或飲食,也不能夜顛倒。D) 人體內臟受自律神經控制,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經活動,晚上則由副交感神經工作,若使其錯亂及倒置,就亦百病滋生。3..情緒過於緊張 :
A)文明社會會造成的壓力。B)工作上或精神上的壓力。c)當一個人承受精神壓力後,一旦緊張鬆弛時會造成猝死,稱為潛在性副腎皮質機能不全症。4.肉體的緊張 :
a
)動手術之前應先檢查腎上腺皮質機能是否正常。如果副腎皮質機能較差,或手術壓力遠超過副腎調整功能,則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其他不良影響。b)若發現病患臉部浮腫,需詳加詢問病史及服藥狀況,為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賀爾蒙者,施以針灸要特別注意反應。c)勞動或運動過度,通宵打牌、開車等壓力都應盡量避免。附錄: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1.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烏魚子、柴魚等。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
4.弱鹼性食品: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5.中鹼性食品: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6.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芽、海帶等。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而茶類不宜過量,最佳飲用時間為早上。

認識脂肪肝

甚麼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肝細胞內堆積過多的脂肪,本港約有10%至20%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市民未曾聽過非酒精性脂肪肝,更低估該症普遍性。目前本港約有10%至20%的人士患有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通常沒有症狀,多數的患者都是經由抽血檢查才發現肝功能異常。
現時沒有藥物治療脂肪肝
肥胖人士、高血脂病人及糖尿病人是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一族。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被誤以為是種良性的肝臟疾病,但是脂肪肝會逐漸演變成肝硬化,患者會因併發症而引致死亡。由於現時未有治療脂肪肝的藥物,因此只能接受綜合性治療,如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和適量地增加運動等,過胖人士需要減肥,若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則要控制飲食。為求控制飲食,要額外攝取食用纖維,但你卻在日常飲食中難以達到目標?美安香港產品中的NutricleanTM Advanced Fiber Powder 營康淨腸道營養纖維粉及Complete GreensTM 全方位蔬果精華為你提供額外食用纖維及身體養份以保持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都市日報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母親的末期癌症就是OPC的幫助下渡過危險

2009年的1月22號,母親氣喘送到醫院,發覺癌細胞再度擴散,這次已經到了肺部,母親病得在床上很呆,插著氣喉,神智不太清醒,臉色發黑,腳部水腫,連說話跟吃飯也覺得困難,越來越消瘦...(全家的心情非常沈重,家人也哭了起來..)
跟聯合醫院胸肺科醫生見面後,醫生說情況已經不樂觀,跟我們一家說要有心理準備,

朋友就介紹了OPC3跟白黎露醇,

OPC3 建議每日多喝
白黎露醇 每日一次

一個月後,母親氣喘開始改善起來,肺部積水問題也開始康復,臉色開始好轉,吃飯後也會臉有點微紅,聯合醫院也給母親轉到Q醫接受電療跟化療

電療跟化療的3天前後暫停服用(可以喝蘆薈汁,清涼的感覺,母親那時候說喝了感覺很好)

母親在Q醫住了一個月後,終於可以回家了.....

腳的水腫又再出現,進出醫院都要依靠輪椅

過兩星期後,母親終於可以自己慢慢的走路
(兩個多月沒有走路的母親,進醫院前的時期,每天走路也痛,走路顯得突別困難)

到現在四月了,這星期母親的化療已經做了5次,她現在跟已往在家裡行為跟病發前沒兩樣,走路也看到她輕鬆的,在第5次回醫院化療那天,醫護說母親的樣子真看不出是病人,跟正常人臉色差不多

母親的臉還比以前的白滑,母親也說喝了OPC,她化療一兩天後都會覺得肚餓,胃口會回復正常吃得多點東西,現在體重已回復病發前

***這是我母親服用OPC經歷,如果有人也有需要可以聯絡我***

OPC對人體有全面性的健康效益